2011年11月5日

影片、視頻的格式介紹,H.264壓縮軟體工具設定

一些壓縮相關名詞的…備忘記錄,整串都是網路上的資料整理,非原創。

【關於《Bitrate 位元率》- 適用於音樂/影像】

單位:bps(bit per second),每秒1000 Bitrate(kbps),
此處,bitrate越高,品質越好。
一般CD=192kbps(MP3也常見),耳朵靈敏者可追求256kbps,
MP3常見的高bitrate為320kbps,
APE格式則屬於無失真音質,bitrate在550kbps~950kbps之間。

【Bitrate常見的編碼模式 ─ VBR、ABR、CBR】

VBR(Variable Bitrate)》
動態bitrate,沒有固定的bitrate,壓縮時根據音頻數據即時確定使用什麼bitrate,以音質為前提並兼顧檔案大小,可使用此模式。
ABR(Average Bitrate)》
平均bitrate,在固定的檔案大小內,以每50fps為一段(30fps約1秒),低頻和不敏感頻率使用相對低的流量,高頻和大動態表現時使用高流量,可以做為VBR和CBR的一種折衷選擇。
CBR(Constant Bitrate)》
常數bitrate,指檔案從頭到尾都只有一種位元率。相對於VBR和ABR來講,它壓縮出來的文件體積很大,而且音質相對於VBR和ABR不會有明顯的提高。

【常見的影片(視訊)格式、編碼】

AVI(Audio Video Interleave)》
Microsoft開發。將視訊和音訊編碼混合在一起儲存。AVI也是最長壽的格式,已存在10餘年了,雖然發佈過改版(V2.0於1996年發佈),但已顯老態。AVI格式上限制比較多,只能有一個視訊軌道和一個音訊軌道(現在有非標準外掛程式可加入最多兩個音訊軌道),還可以有一些附加軌道,如文字等。AVI格式不提供任何控制功能。屬於一種有損壓縮方式,但壓縮比較高,因此儘管畫面質量不是太好,但其應用範圍仍然非常廣泛。AVI支持256色和RLE壓縮。副檔名:avi。

AVI沒有MPEG這麼複雜,從WIN3.1時代,它就已經面世了。最直接的優點就是兼容好、調用方便而且圖像品質好,因此也常常與DVD相併稱。但它的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體積大。也是因為這一點,我們才看到了MPEG-1和MPEG-4的誕生。2小時影像的AVI文件的體積與MPEG-2相差無幾,不過這只是針對標準分辨率而言的:根據不同的應用要求,AVI的分辨率可以隨意調。窗口越大,文件的數據量也就越大。降低分辨率可以大幅減低它的體積,但圖像質量就必然受損。與MPEG-2格式文件體積差不多的情況下,AVI格式的視頻質量相對而言要差不少,但製作起來對電腦的配置要求不高,經常有人先錄製好了AVI格式的視頻,再轉換為其他格式。(其他詳見文末-補充2

WMV(Windows Media Video)》
Microsoft開發的一組數位視訊編解碼格式的通稱,ASF(Advanced Systems Format)是其封裝格式。ASF封裝的WMV檔具有「數位版權保護」功能。副檔名:wmv/asf、wmvhd

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本來的含義是指一個研究視訊和音訊編碼標準的「動態影像專家組」組織,成立於1988年,致力開發視訊、音訊的壓縮編碼技術。現在我們所說的MPEG泛指由該小組制定的一系列視訊編碼標準。該小組於1988年組成,至今已經制定了MPEG-1、MPEG-2、MPEG-3、MPEG-4、MPEG-7、MPEG-21等多個標準。

它是一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認可的媒體封裝形式,受到大部份機器的支援。其儲存方式多樣,可以適應不同的應用環境。MPEG-4檔的檔容器格式在Part 1(mux)、14(asp)、15(avc)等中規定。MPEG的控制功能豐富,可以有多個視訊(即角度)、音軌、字幕(點陣圖字幕)等等。MPEG的一個簡化版本3GP還廣泛的用於準3G手機上。副檔名:dat(用於VCD)、vob(用於DVD)、mpg/mpeg、3gp/3g2(用於手機)等。

由於在一開始它就是做為一個國際化的標準來研究制定,所以,MPEG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其次,MPEG能夠比其他算法提供更好的壓縮比,最高可達200:1。更重要的是,MPEG在提供高壓縮比的同時,對數據的損失相對的小。
2viewer

〈MPEG相關的視訊標準〉

MPEG-1
制定於1992年,為工業級標準而設計,第一個官方的視訊音訊壓縮標準,隨後在Video CD中被採用,其中的音訊壓縮的第三級(MPEG-1 Layer 3)簡稱MP3,成為比較流行的音訊壓縮格式(詳見補充4)。它適用於不同設備,如CD-ROM、Video-CD、CD-i。傳輸速率為1.5Mbits/sec,每秒播放30fps,具有CD唱片音質,質量級別基本與VHS(Video Home System,家用錄影系統)相當。MPEG的編碼速率最高可達4-5Mbits/sec,但隨著速率的提高,其解碼後的圖像質量有所降低。

MPEG-1也被用於數字電話網絡上的視頻傳輸,如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對稱數位用戶線路)、VOD(Video On Demand,隨選視訊)等。

MPEG-2
廣播質量的視訊、音訊和傳輸協議。被用於無線數位電視-ATSC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以及ISDB、數位衛星電視(例如DirecTV)、數位有線電視訊號(Digital Cable TV),以及DVD視訊光碟技術中。(詳見補充3

MPEG-3:原本標的是為高解析度電視(HDTV)設計,隨後發現MPEG-2已足夠HDTV應用,故MPEG-3的研發便中止。

MPEG-4
2003年釋出的視訊壓縮標準,
主要是擴充功能MPEG-1、MPEG-2等標準以支援視訊/音訊物件(video/audio "objects")的編碼、3D內容、低位元率編碼(low bitrate encoding)和數位版權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其中第10部分由ISO/IEC和ITU-T聯合釋出,稱為H.264/MPEG-4 Part 10。(詳見補充5

因MPEG4的壓縮比高,使低碼率在頻寬較不足的視頻傳輸成為可能。在公用電話線上可以連續傳輸視頻,並能保持圖像的質量,這是其它技術做不到的。

節省存儲空間。同等條件如場景、圖像格式和壓縮分辨率條件下,經過編碼處理的圖像文件越小,所佔用的存儲空間越小。由於MPEG-4算法較MPEG-1、MPEG-2更為優化,因而在壓縮效率上更高更好。

圖像質量好。 MPEG4的最高圖像清晰度為768X576,遠優於 MPEG1的352X288,可以達到接近 DVD的畫面效果。這使得它的圖像高清晰度非常好。另外,其它的壓縮技術由於算法上的侷限,在畫面中出現快速運動的人或物體和大幅度的場景變化時,圖像質量下降。而MPEG4採用基於對象的識別編碼模式,從而保證良好的清晰度。

MPEG-7
又稱為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是MPEG(1+2+4)所來,MPEG-7並不是一個視訊壓縮標準,它是一個多媒體內容的描述標準。

MPEG-21
MPEG-21是一個正在制定中的標準,希望發展一種高效率之可調性視訊編碼標準(Scalable Video Coding; SVC),它的標的是為未來多媒體的應用提供一個完整的平台。其實就是一些關鍵技術的集成,通過這種集成環境對全球數字媒體資源進行增強,實習內容描述、創建、發佈、使用、識別、收費管理、版權保護、用戶隱私權保護、終端和網絡資源擷取及事件報告等功能。

Matroska
是一種較新的多媒體封裝格式,這個封裝格式可把多種不同編碼的視訊及16條或以上不同格式的音訊和語言不同的字幕封裝到一個Matroska Media檔內。它也是其中一種開放源代碼的多媒體封裝格式。Matroska同時還可以提供非常好的互動功能,而且比MPEG的方便、強大。副檔名:mkv。

它不同於DivX、 MP3這類編碼格式,它只是為多媒體編碼提供了一個「外殼」,是一種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多媒體封裝格式,很多人把它稱之為容器(Container),這個容器可以將不同編碼的視頻、音頻及各種語言的字幕封裝到一個檔案裡面,而MKV只是Video的部份(當然也還有MKA及MKS),不過由於它最常被使用,因此幾乎就等於Matroska的代名詞了。
主要是因為常見的AVl、VOB、MPEG、OGG格式外殼的封裝結構陳舊、不夠開放等因素,才促成了Matroska這類新的多媒體封裝格式的誕生。

Matroska媒體定義了三種類型的文件:MKV是視頻文件,它裡面可能還包含有音頻和字幕;MKA是單一的音頻文件,但可能有多條及多種類型的音軌;MKS是字幕文件。這三種文件以MKV最為常見,它可以封裝多種流行的視頻和音頻,尤其是Real,並且它還採用了一種更加靈活的框架,叫做EBML,以確保能夠支持將來新出現的壓縮格式。

目前大部份在Windows平台的播放軟體都能夠播放這種格式,包括Media Player Classic、Windows Media player、VLC media player、KMPlayer、Zoom Player等。姑且不論這個格式成功或是好用與否,它已經存在於網際網路上而且非常的普遍,大部份的多媒體播放機也都支援它。

Matroska有下列幾個優點
●支援多音軌,且包含各種音效格式,如AAC、MP3、AC3、DTS...等。
●支援多組字幕,且支援多種格式,如 Idx/Sub、Srt、SSA/ASS...等,且字幕是封裝而非內嵌。
●能包含各種視訊編碼。
●可變播放率(VFR):支援不同fps混合的影片。
●錯誤檢測與修復。
●支援段落章節。
●開放原始碼可跨平台使用。

DVDrip
簡單地說,所有用DVD做為片源進行重新壓縮編碼的文件都統稱為DVDRip。DVDRip核心技術分為三部分
用Mpeg4來進行視頻壓縮,
用MP3或AC3等壓縮音頻,
同時結合字幕播放軟件來外掛字幕。

可用的壓縮編碼目前有很多,現在比較流行的有DivXXviD以及最近的X264等等。因為編碼不同,所以畫質也相差很大。但採用DivX或者XviD編碼的文件格式並不一定都是用DVD作為片源。(不少人都以為DivX即是MPEG-4,但其實DivX是將影像部分以MPEG-4來壓縮、音效部分以MP3壓縮處理,再以AVI檔格式存在的製成品,故檔案較MPEG-2小,而畫質表現就介乎MPEG-1與MPEG-2之間。)

經過DivX、XviD或者X264技術壓縮的DVDrip,大小僅是原先DVD個頭的數分之一。由於它用相對小的體積還原了最接近DVD質量的畫面與聲音,一經推出就受到廣大影音發燒友的熱烈追捧。

只要安裝好相關的軟件,在網絡上獲得DVDrip文件和相關字幕以後,就可以播放有DVD效果的影片。播放這種編碼,對機器要求也不高,CPU只要300MHz以上,記憶體64MB,顯卡記憶體8MB就可以流暢地播放了。

技術優勢 DVDRip的存在必要性
DVD載體是DVD光碟,D5(詳見補充6)一張就有4.7G。顯然,直接將DVD文件進行網路傳送毫無實際價值可言,只會佔用服務器的硬碟和大量的網路頻寬。也沒有多少人的頻寬可以讓他面不改色地去下載一個高容量的影片,只為了看兩個小時電影,更別說將它們保存於硬碟。

於是就需要rip了,將DVD的視頻、音頻、字幕剝離出來,再經過壓縮或者其他處理,然後重新合成成多媒體文件。在更小的文件尺寸上達到DVD的視聽享受。

〈視頻編碼器〉
視頻編碼方面,微軟的MPEG4,可是說是這方面的始祖,我們熟悉的DivX、Xvid都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MPEG4為基礎的編解碼器目前有Windows Media Video 9、DivX、Xvid等。特別是Divx和Xvid,他們都是在開放源代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發展也最為完善和豐富。Divx/Xvid編碼的視頻文件不僅在畫面質量上非常優秀,而且可以和多種格式音頻文件合成,支持多音軌、多字幕,還有著大量豐富的插件。

與Divx/Xvid非常接近的還有一個VP6編解碼器,他是在H.264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VP6的特性和Divx/Xvid也非常的接近,在低碼率下表現也不錯。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編碼器就要提到Real了,從RV9開始Real的編碼器有了與Divx/Xvid對抗的實力。它在低碼率下的表現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但是由於RV9/10的封閉性,RV9/10編碼的文件只能使用RV9/10的音頻格式,外掛字幕還非常的麻煩。特別RV9的音頻效果不佳一直為大家詬病,RV10的來到終於在音頻方面有了起色。但是,終究RV9/10在各個方面運用上遠不如Divx/Xvid來得自由、方便。

〈音頻編碼器〉
音頻方面的編碼器最常見的就是Mp3了,Lame的Mp3編碼器是這方面的佼佼者。此外還有Windows Media Audio 9 的WMA,AAC、Real9/10的RA等等。對於Xvid/Divx其實可以使用的格式還更豐富些,由於DVD的音頻文件已經不算大,直接使用DVD的AC3,DTS也不是不可以,這樣就把DVDrip的音頻享受推向了極限。將DVD的視音頻分別編碼後合成新的多媒體文件就得到了DVDrip的主文件了。

〈avi格式的容器性〉
一般情況下使用MPEG4編碼、壓縮的時候,一部DVD最多只需要兩張CDROM即可儲存,就能以極小的代價獲得接近DVD的視聽享受了。這裡需要提及avi,avi曾經是Windows平台上一種非常古老的媒體格式。如今avi已經今非昔比,做為多媒體格式文件的一個容器,avi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格式。作為一個容器avi允許使用Xvid、Divx、VP6編碼的多種視頻格式,以及mp3、AC3等編碼的多種音頻格式。avi現在已經因為DVDrip而成為一個多媒體格式的大雜燴

《外掛與內置字幕》
此外DVDrip也可以像DVD一樣可以掛字幕,DVDrip的字幕可以分成外掛和內置的字幕,內置字幕可以分為內嵌字幕和內掛字幕,內嵌字幕指的是把字幕壓進視頻裡,字幕不可以調整,也無法提取;內掛字幕指的是把字幕文件打包到DVDrip中,可以有一個或以上的字幕文件,也可以提取出來。外掛字幕又分成軟字幕和硬字幕。軟字幕就是一些文本文件,你可以方便的修改。硬字幕的字幕本身是一張張的圖片集合,無法修改字幕的內容。外掛字幕都需要字幕的插件才能在播放器上顯示字幕。也許因為RV9/10編碼的RMVB文件的擴展名不是avi,而且不支持多音軌、不具備聲道切換以及不能方便的外掛和切換字幕。rmvb經常被排除在DVDrip的範圍之外。其實DVDrip作為一種DVD的備份技術,定義可以更廣泛些,將DVD的視頻、音頻、字幕剝離出來,再經過壓縮或者其他處理,然後重新合成成多媒體文件,我們都應該可以稱之為DVDrip。

〈DVDrip格式說明
以一個影片名稱的例子,12.15.05.Prime.DVDSCR.XViD-LEGACY——這是論壇剛剛發佈的DVDRip,有一些剛剛接觸DVDRIP的人不知道如何從這個文件名中看出這是什麼版本的。那麼,我就以此為列,作一簡要說明:
●12.15.05這個表示2005年12月15日,也就是製作組發佈這部片子的時間。
●Prime不用說這是電影的名字。
●DVDSCR這是表示這個DVDRIP的片源版本(下面有對各類版本的說明)
●XViD表示DVDRIP製作時的視頻格式
●LEGACY這個是製作小組的名稱
●此外,這是一部製作組的首發作品,其後其他製作組發佈的作品,都會在名稱裡加上INT,意為交流作品。

片源版本相關名詞〉
●PROPER: 最佳版本,一般和其他小組發佈的作品做橫向比較
●DUPE: 指與其他小組發佈的作品有重複
●UNRATE: 沒有限制級別的未刪節版本
●DIRECTOR CUT:導演剪輯版,一般影院上映的版本要長
●WS:寬銀幕版本的影片
●FS:全屏幕版本的影片
●Bad IVTC:由DVD的隔行信號還原為膠片的逐行信號時引起的畫面拉絲現象
●Bad Aspt:畫面比例不正常
●LIMITED:因影片鏡頭過少,而有限上映的電影
●WITH EXTRAS:包含影片製作花絮的版本
●SUBED:畫面內嵌字幕
●CAM:指在影片上映時,在影院偷拍,伴有現場雜音
●Telesync(簡稱 TS):偷拍影院銀幕,聲音效果直接由電影膠片輸出,畫面顏色比較糊化
●Telecine(簡稱 TC):俗稱的「膠片版」,直接由電影膠片拷貝輸出,質量接近或超出VHS
●DVD SCREENER、SCREENER、SCR : 用於觀摩或預審的DVD或者影片。對了,關於很多六區正版DVD,對岸製作組也喜歡冠上SCR,暗指片源質量只及SCR效果,頗具諷刺意味。(詳見補充7
●Divx、XVID:這兩種編碼格式不用說了吧。值得注意的是只有DVDRip才配加上Divx或XVID,其他如SVCDRip、VCDRip的只能叫AVI視頻。最近的趨勢是XVID似乎要比Divx更為優秀。
●INTERNAL:內部版,這類版本往往沒有嚴格按照Divx標準製作,只能叫INTERNAL,一般只在Divx組織內部發佈。效果也良莠不齊。低質量的發布也會加以INTERNAL標記,這樣不會降低發佈組織的聲譽。
●REPACK:重新發佈版,發佈的原因是先前的版本存在一些問題,發佈REPACK以修正。
●RECODE:二次編碼版,在以前已經發佈過的版本上用重新編碼過濾以去除字幕,糾正顏色等。
●EXTENDED:加長版,加上了劇場版中沒有的或者是劇場版上映後才補拍的一些場面。
●AC3、MP3:音頻編碼格式。AC3的效果更好,更接近原DVD品質。
●DTS:DTS是「Digital Theatre System」的縮寫,意思是「數字化影院系統」。這是DTS公司開發的技術,是把音效數據存儲到另外的CD-ROM中,使其與影像數據同步。這樣不但空間得到增加,而且數據流量也可以相對變大,更可以將存儲音效數據的CD更換,來播放不同的語言版本。但是Rip出來的效果仍然要看編碼者水平。
●Dual Audio:雙語版,有兩種語言可以選擇。代價是在相同文件大小下,畫質和音效都會有所降低。但如果採用VCD那種利用左右聲道來進行語言轉換的肯定是NUKED。
●TVRip:電視版,從電視(最好是從數碼有線電視/衛星電視捕捉)轉制的電視劇,或接收由衛星提前幾天向電視網傳送的預播節目(不包含加密但有時有雪花)。
●HDTVRip:高清晰度電視版,HDTV是全新的技術,不論畫質音質都比D9好很多,但檔案容量卻又出奇地大(甚至有20G以上一部電影的),對設備要求也極高。但HDTVRip的優勢比起DVDRip並不明顯,甚至有些方面還要差。因為同樣是經過壓縮的,要看編碼者的水平了
●STV(Straight to Video):搶發版,電影從未在電影院放映過就被發布。
●NFO:我們下載的DVDRip裡,經常會有一個後綴名為*.nfo的文件,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所以把它當垃圾直接給刪掉了!其實,NFO文件只是記錄了影片製作者在製作該片時的各項數據信息,刪與不刪並不影響大家對影片的欣賞!但是,如果懂得如何看這些信息,那麼對一部電影的清晰度、音效、容量大小、發佈日期等等就一目瞭然,這樣就可以根據信息來決定是否值得一下了!

〈播放軟體〉
PotPlayer(韓語:다음 팟플레이어),是KMPlayer的原作者姜龍喜進入Daum公司後的新一代作品,目前正在全力開發中。由於採用Delphi編譯程式的KMPlayer有一些弊端,姜龍喜為改進播放器本身的一些效能而重新用VC++進行構架。由於PotPlayer與KMPlayer同屬一個開發者的產品,所以PotPlayer擁有KMPlayer的硬體加速、支援高畫質影片播放、介面整潔、操作簡單、使用輕鬆、皮膚豐富多彩等特點,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Daum PotPlayer也可以在64位元Windows系統上執行。

RM(Real Video/Real Media)》

RMVB(RealMedia Variable Bitrate)》
相較於一般使用了固定的位元率的RealMedia視訊檔案格式.rm,副檔名多出的VB指的是可變動的位元率(Variable Bitrate)。也由於變動位元率的緣故,可以在畫面變動不大或是簡單的影片片段,降低位元率;反之,在畫面變動大或是動態的影片片段,提高位元率,藉以在檔案大小以及畫質之間取得一個平衡。一般而言,在較低的平均位元率下,RMVB格式的影像畫質會較原先固定位元率的RealMedia檔案來得要好。

RealMedia用了許多與MPEG-4 Part 10(x264)編解碼器相似的壓縮技術。尤其是可變位元率的RMVB格式,沒有複雜的Profile/Level,製作起來較H.264視訊格式簡單,非常受到網路上傳者的歡迎。此外很多人仍有RMVB體積小高質量的錯誤認知,這個不完全正確的觀念也影響很多人只使用rmvb,事實上在相同碼率下,rmvb編碼相較H.264這個高壓縮的先進視訊編碼,體積較大。副檔名:rm/rmvb

MOV、QT(QuickTime File Format)
蘋果公司開發。1998年2月11日,國際標準組織(ISO)認可QuickTime檔案格式作為MPEG-4標準的基礎。QT可儲存的內容相當豐富,除了視訊、音訊以外還可支援圖片、文字(文字字幕)等。副檔名:mov、qt

───────────────其─────他─────補─────充────────────
補充1
FPS(Frame per Second),影格/畫面更新率。

補充2
──nAVI格式
nAVI是newAVI的縮寫,是一個名為ShadowRealm的地下組織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格式(與上面所說的AVI 格式沒有太大聯繫)。由Microsoft ASF壓縮算法的修改而來的,它以犧牲原ASF檔案的「串流」特性為代價,而透過增加fps來大幅提高ASF視頻文件的清晰度。

──ASF(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Microsoft的高級串流格式。它使用了 MPEG4 的壓縮算法,所以壓縮率和圖像的質量都很不錯。

──DV-AVI格式
DV(Digital Video Format)
由Sony、松下、JVC等多家廠商聯合提出的一種家用數字視頻格式。目前非常流行的數位攝像機就是使用這種格式。可透過電腦存取(數位攝影機←→IEEE 1394←→電腦)。這種視頻格式的文件附檔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 格式。

補充3
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和PAL(Phase Alternating Line)屬於全球兩大主要的電視廣播制式,但是由於系統投射顏色影像的頻率而有所不同。PAL主要應用於中國,香港、中東地區和歐洲一帶。原本這兩種制式是不能互容的。但是由於科技的進步,現在不管是NTCS或是PAL的DVD,大部分都可透過同時支援NTCS及PAL制式的DVD Player來進行播放。

NTSC
水平解析度為525條掃瞄線,每秒30格,畫面比例為4:3。
色度信號調製包括了平衡調製和正交調製兩種,解決了彩色黑白電視廣播兼容問題,但存在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穩定的缺點。
原本美國、台灣、日本等均採用這種制式。
ps.日本於2011年7月24日在日本其他地區終止,改以 ISDB-T 同步播放,但東北地區的岩手、宮城、福島三縣,因為311大地震災後復原之故,仍繼續傳輸類比訊號。
ps.美國於2009年6月12日終止,改採用 ATSC播放。 ps.台灣擬於2012年6月30日終止,改以DVB-T 播放。
(台灣亦曾考慮使用ATSC,但因收訊不理想,改為使用DVB-T。)


PAL
水平解析度為625條掃描線,每秒25格,畫面比例為4:3。
原意是要在兼容原有黑白電視廣播格式的情況下加入彩色訊號。PAL 的原理與 NTSC 接近。「逐行倒相」的意思是每行掃瞄線的彩色訊號,會跟上一行倒相。作用是自動改正在傳播中可能出現的錯相。
主要是歐洲、澳洲和部份亞洲國家(如大陸)所使用的電視播放系統。

ATSC
於1982年成立(即進階電視標準委員會)是美國訂立之數位電視標準。
ATSC系統原為取代北美洲最常用的NTSC制式。在ATSC規範之下,高畫質電視可產生高達1920×1080像素的寬螢幕16:9畫面尺寸──超過早前標準顯示解析度的六倍。然而,許多不同尺寸的畫面也有支援,所以高達六個標準解析的子頻道可被播送在一個現存的電視台6兆赫頻道。ATSC 也傲於其劇院質素聲音,因其採用杜比數位AC-3格式,提供5.1環迴立體聲。眾多的輔助數據傳輸廣播的服務可能也可提供。

DVB
數位視訊廣播定義了傳輸系統的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設備通過同步並行介面(synchronous parallel interface, SPI),同步串列介面(synchronous serial interface, SSI),或非同步串列介面(asynchronous serial interface, ASI)與物理層交互。數據以MPEG-2傳輸流的方式傳輸,並要求符合更嚴格的限制(DVB-MPEG)。對移動終端即時壓縮傳輸數據的標準(DVB-H)目前正處於測試之中。這些傳輸方式的主要區別在於使用的調變方式,因為不同它們應用的頻率頻寬的要求不同。利用高頻載波的DVB-S使用QPSK調變方式,利用低頻載波的DVB-C使用QAM-64調變方式,而利用VHF 及 UHF載波的DVB-T使用COFDM調變方式。

在台灣,原本地面數位電視廣播是由交通部指定採用8VSB調變的ATSC標準,但是在進行一段時間的試播之後,由於效果未達預期,各家電視公司均要求改採歐洲的DVB標準,因此交通部決定從原本的指定採用美國的ATSC,改為不強制指定,直接交由電視公司自行決定到底要採行何種標準,由各家電視公司所組成的電視學會隨即開會決定改以DVB-T為標準,並於2004年6月1日起開播15個數位電視頻道。目前播放480i標準解析度內容,於2006年底開始實驗性製播1080i節目。2008年2月起台灣公共電視台於台北縣萬里轉播站開始進行HDTV的試驗播出,採用H.264作為其影像、HE-AAC作為其聲音壓縮格式;原預計於2010年全面停止類比地面電視播映,但因台灣的有線電視普及率極高(達80%),且有線電視節目內容較為豐富,導致收視戶加裝數位機上盒或更換內建數位接收功能電視機的意願低落,將延至2012年6月30日停止地上波類比電視播映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並計劃編列預算優先提供全國12萬低收入戶免費提供每戶一個數位機上盒,以期望在停播類比電視前增加數位收視普及率。(交通部訊息

另,台灣的有線電視常被俗稱為「第四台」,由來早期只有無線電視三台(台視、中視、華視),因此有線電視就被稱為「第四台」,最常被用來收看股票行情,及播放電影。另外也有些人購買碟形天線(俗稱「小耳朵」)及接收器,收看來自日本或世界各地的衛星電視。
中華民國政府在1993年8月《有線電視法》公告施行前,有線電視在台灣為處於非法狀態,行政院新聞局常有取締行動。《有線電視法》施行後,才正式開放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登記立案。在此之後,有線電視訊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到目前為止有100多頻道,是世界上所少有。有線電視訊道的種類相當多元,有新聞頻道、體育頻道、綜藝頻道、日本頻道、財經股票頻道、卡通動畫頻道、電影頻道、宗教頻道、購物頻道,以及基本的無線電視頻道等等。因價格低廉,故有線電視的普及率相當高,現時安裝衛星電視的個人用戶已經不多,主要是以偏遠山區沒有有線電視纜線的地方,以及一些要看日本高畫質衛星節目或世界各地的節目的人才會安裝。此外,由於所有的系統業者皆採用單一費率收費,故幾乎能收看所有的頻道。

2005年,行政院新聞局審議有線電視訊道換照時,停止數家頻道、並因腳尾飯事件收回東森新聞S台的執照,卻引起了審查不公及妨害新聞自由等爭議。預計2015年,有線電視台全面數位化將達50%以上,收視時需要加裝數位機上盒

補充4
這裡說的MP3不是MPEG-3,事實上MPEG-3還沒問世就已經被拋棄。

補充5
H.264介紹
H.264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信聯盟(ITU)共同提出的繼MPEG4之後的新一代數字視頻壓縮格式(正式名稱是ISO/IEC 14496-10),這種編解碼技術也被稱為AVC,即高級視頻編碼(Advanced Video Coding)。該標準第一版的最終草案已於2003年5月完成。它既保留了以往壓縮技術的優點和精華又具有其他壓縮技術無法比擬的許多優點。

H.264最大的優勢是具有高壓縮比,在同等圖像質量的條件下,H.264的壓縮比是MPEG-2的2倍以上,是MPEG-4的1.5~2倍。舉個例子,原始文件的大小如果為88GB,採用MPEG-2壓縮標準壓縮後變成3.5GB,壓縮比為25︰1,而採用H.264壓縮標準壓縮後變為879MB,從88GB到879MB,H.264的壓縮比達到驚人的102︰1!H.264為什麼有那麼高的壓縮比?低碼率(Low Bit Rate)起了重要的作用,和MPEG-2和MPEG-4 ASP等壓縮技術相比,H.264壓縮技術將大大節省用戶的下載時間和數據流量收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H.264在具有高壓縮比的同時還擁有高質量流暢的圖像,正因為如此,經過H.264壓縮的視頻數據,在網路傳輸過程中所需要的帶寬更少,也更加經濟。

低碼率(Low Bit Rate):和MPEG2和MPEG4 ASP等壓縮技術相比,在同等圖像質量下,採用H.264技術壓縮後的數據量只有MPEG2的1/8,MPEG4的1/3。同H.263相比,能夠平均節省大於50%的碼率。顯然,H.264壓縮技術的採用將大大節省用戶的下載時間和數據流量收費。

高質量:H.264能提供連續、流暢的高質量圖像(DVD質量)。能夠在低碼率情況下提供高質量的視頻圖像,在較低帶寬上提供高質量的圖像傳輸是H.264的應用亮點。

容錯強:H.264提供瞭解決在不穩定網路環境下容易發生的丟包等錯誤的必要工具。

採用混合編碼結構:同H.263相同,H.264也使用採用DCT變換編碼加DPCM的差分編碼的混合編碼結構,還增加了如多模式運動估計、幀內預測、多幀預測、基於內容的變長編碼、4x4二維整數變換等新的編碼方式,提高了編碼效率。

H.264的編碼選項較少:在H.263中編碼時往往需要設置相當多選項,增加了編碼的難度,而H.264做到了力求簡潔的「回歸基本」,降低了編碼時複雜度。

網路適應性強:H.264提供了網路抽象層(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使得H.264的文件能容易地在不同網路上傳輸(例如互聯網,CDMA,GPRS,WCDMA,CDMA2000等)。

應用層面

光碟儲存:AVC/H.264極有可能成為下一代視頻格式,會被廣泛地使用和支持,就像今天MPEG-2(用於DVD)的情形一樣。現時競爭下一代光碟格式的兩種主要技術,都已經計劃在2005年下半年,將H.264/MPEG-4 AVC 作為必需的編碼格式,包括:
·DVD論壇 制訂的 HD DVD格式
·藍光協會(BDA) 制訂的藍光光碟 Blu-ray Disc格式

歐洲與北美洲地區 歐洲的數位電視廣播(DVB)標準組織,於2004年下半年通過了採用H.264/MPEG-4 AVC 於歐洲地區進行數位電視廣播,而法國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 於2004年宣佈法國將會選用H.264/MPEG-4 AVC作為高畫質電視接收器和數位電視地面廣播服務的付費電視頻道的一項要求。另外,美國和韓國正在考慮使用H.264/MPEG-4 AVC,作為數位電視地面廣播的視訊編碼規格。

亞洲地區 至於亞洲地區,日本改採用的ISDB數位電視廣播制式,提供的ISDB-T SB 移動地面電視廣播服務,使用了H.264/MPEG-4 AVC 編碼,而其中包括了以下的電視台:
·日本放送協會 (NHK)
·東京放送 (TBS)
·日本電視台 (NTV)
·朝日電視台 (TV Asahi)
·富士電視台 (Fuji TV)
·東京電視台 (TV Tokyo)
在台灣,公共電視台(PTS)以DVB-T數位電視廣播格式進行高畫質電視試播,採用H.264/MPEG-4 AVC作為視訊編碼格式。
而香港方面,無線電視與亞洲電視的高清頻道與新增的標清頻道,亦使用H.264/MPEG-4 AVC作為編碼制式。

衛星數位電視 衛星數位電視廣播方面,以下數間服務供應商亦採用了該編碼標準,包括:
·News Corp./DirecTV(美國)
·Echostar / Dish Network / Voom TV(美國)
·Euro1080(歐洲)
·Premiere(德國)
·BSkyB(英國 及 愛爾蘭)

通訊與多媒體 
第三代移動通信合作組織(3GPP)已經在第六次發佈中批准H.264/AVC作為其移動多媒體電話服務標準的可選技術。美國國防部下的運動圖像標準協會(MISB for The Motion Imagery Standards Board)已經接受H.264/AVC為其核心應用的推薦視頻編解碼器。互聯網工程工作小組(IETF)已經完成了一個負載打包格式(RFC 3984)作為在其實時傳輸協議(RTP)上傳輸H.264/AVC碼流的打包辦法。互聯網流媒體協會(ISMA for Internet Streaming Media Alliance)已經接受H.264/AVC作為其ISMA 2.0的技術規範。

MPEG組織將H.264/AVC完全的集成進入了它的系統協議(例如MPEG-2 和MPEG-4 系統)和ISO媒體格式協議。國際電信聯盟ITU-T標準組已經採納H.264/AVC 作為其H.32x系列的多媒體電話系統的系統規範的一部分。ITU-T的採納,使得H264/AVC 已經被廣泛的使用在視頻會議系統中,並獲得了視頻電話主要的兩家產品提供商(Polycom和Tandberg 的支持。實際上所有新的視頻會議產品都支持H.264/AVC。H.264將很可能被各種視頻點播服務(Video-On-Demand,VOD)使用,用來在互聯網上提供電影和電視節目直接到個人電腦的點播服務。

補充6
DVD容量規格
計算DVD的容量時,1GB 代表 1,000,000,000 bytes (10003 bytes),而不是慣用的 1GiB (1,073,741,824 bytes, 10243 bytes)。
DVD-5是DVD論壇定義的規格,為標稱容量4.7GB的單面單層DVD片,而燒錄實務上,以簡便方便為記,多半以4480MB省略。
DVD-9的標稱容量為8.5GB的單面雙層DVD片,實際7.92GiB。
DVD-10的標稱容量為9.4GB的雙面單層DVD片,實際8.75GiB。
DVD-14的標稱容量為13.2GB的單面單層+單面雙層DVD片。 相較於其他四種容量的片子,較不廣為人知及運用。
DVD-18的標稱容量為17GB的雙面雙層DVD片,實際15.8GiB。

補充7
DVD分區說明表:
第一區 美國、加拿大地區
第二區 日本、歐洲、南非、中東(包含埃及)
第三區 東亞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包含台灣、香港)
第四區 紐澳、太平洋群島、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區
第五區 前蘇聯共和國、非洲(包含北韓、蒙古)
第六區 中國大陸

補充8
Megui -x264壓制簡介(轉載自pro_sjian
為什麽用Megui -x264?
對於H264(AVC)的編碼工具其實不少。如WinMEnc、MediaCoder、完美者影音轉碼等深淺不一的工具。而x264則是一個開源的H264規範的編碼器。只是x264是命令行模式的工具,對於新手來講可能太過艱深。所以下面就用Megui來作為其圖形界面來個壓制簡介。
順便提一下,x264有一個vfw版本,不過因為h264和avi的兼容性的問題,該版本已經停止了開發。

megui主窗口



第一次運行Megui會自動進行更新。可能有個別的服務器有問題,如果用不到可以不更新。如果只是x264編碼需要的就是mencode、mp4box、x264、還有profile等幾個。
選tool菜單下setting。




main 標簽下基本可以默認,可以把Open Preview after Avisynth scrīpt selection的勾去掉。其它的如Default Priority(進程的優先級),Shutdown after encoding(完成關機)自己酌情選擇




Program Path這個標簽是為了選擇相關文件的關聯,檢查一下x264.exe文件是否在相應的目錄系即可
由於只能讀入avs文件所以接下去就是編寫avs scrīpt。如果熟悉avs的話直接用記事簿寫就可以了。
當然也可以使用Megui提供的工具,點開tool菜單下Avisynth scrīpt Creator




選擇你所要壓制的媒體文件,默認下會有resize根據你自己的片源情況,可以自行考慮需不需要。




在edit標簽下你可以自行增刪你所需要的avs scrīpt。也可以在load DLL選擇所需要的濾鏡
完成save
Megui會自動把文件添加到vedio部分




Codec自然是選擇x264,Container可以選擇MP4,也可以MKV,RAW的話出來的文件是.264,不能直接用mmg進行mkv封包,只能用MP4進行打包。我們選擇默認MP4
接下去點開Config可以看到有很多東西可以選




在最下方我們下拉Profiles可以看到有很多預置的profile
先解釋一下各個Profile的含義,再簡單說說那些主要參數的含義

最高畫質設置:
HQ-Slow: 速度比較慢,質量接近最好
HQ-Slower: 比HQ-Slow滿,壓縮中使用更多的參考幀
HQ-Slowest: 比HQ-Slower更慢
HQ-Insane: 所有都是最大設置
(越慢畫質相對越好。insane代表瘋狂模式,是編碼速度最慢的。)
通用2-passes設置
CE-Highprofile: high profile設置 (不兼容QuickTime)
CE-Mainprofile: main profile設置 (不兼容QuickTime)
CE-QuickTime: QuickTime 7兼容設置
CE-Baseline: baseline profile設置 (兼容QuickTime 7)
快速編碼設置使用1-pass,對要求快速編碼的朋友適用
1P-Maxspeed: 最快速度,幾乎所有優化指令都關閉了,最求最快速度。適合編碼視頻流放到web上實時觀看
1P-Intermediate: 中等速度
1P-Goodquality: 速度畫質兼顧
恒定畫質(constant quality)設置
CQ-Lossless: 無損編碼,適合采集視頻時用
CQ-ASP_Q2_equiv: 恒定量化值編碼,相當於Xvid的Q2
CQ-ASP_Q2_eq(crf): 恒定質量編碼,相當於Xvid的Q2
卡通編碼設置(2 pass),編碼動畫片的時候用的
AE-Standard: 2 pass,標準畫質(這個標準的定義應該是0day裏動畫編碼的標準)
AE-Goodquality: 高畫質,速度慢於standard編碼
AE-Maxquality: 速度最慢,畫質最好
遊戲機、PSP和iPOD video編碼設置
PD-PSP: 按照PSP指定規格的設置
PD-Xbox_Hires: XBOX高分辨率設置(需要XBMC),不知道XBMC是什麽,有XBOX的朋友可能已經知道了
PD-Xbox_LoRes: XBOX低分辨率設置(需要XBMC)
PD-iPod: iPOD的視頻編碼設定
通常選擇AE-Goodquality這個profile,依照我的機器配置AMD64 3000+,1G內存。24分鐘的片子大約需要2到2.5小時。
解釋一下那些參數的具體意義,main標簽頁下
Mode是可選的模式:
ABR(average bitrate)是碼率被設定在一個平均數上下浮動(不適合視頻編碼)
constant quality恒定畫質(一般不用)
constant quantizer,恒定量化值,範圍0~51,0為無損壓縮,默認26(貌似Megui裏無法選0,值越小質量越高,熟悉Xvid編碼的知道Xvid的 Q值和x264的量化值存在以下關系x264(Q值) = 12 + 6*log2(XVIDQ值))因為是恒定量化值,所以最終的文件大小會根據片源情況發生波動
其它的是各種pass,x264的1-pass不編碼會形成.stats文件,多pass編碼可以勾選前面的Turbo以加快編碼速度。可以通過選擇Bitrate來控制文件的大小
Enable PSNR calculati不用勾選,這是個畫面質量的校驗機制,關掉不會影響畫質,還會縮短壓縮時間。
Number of thread是設置你的CPU數,雙核的CPU可以選2
fourCC是媒體文件識別符號,選x264
Deblocking可以進行噪點的處理,根據片源的情況自行選擇,正值起到柔化作用,可以減少噪點,負值則起到銳化的作用。如果你在編碼時開啟deblocking的話,那麽在解碼時也要打開deblocking,否則會出現色塊、馬賽克現象。
AVC Profile和AVC level與我們在電腦上看片無關,不用去理會。
Zone標簽是用於區域處理,可以對某段幀進行特殊處理,我們不用去理會
RC and ME標簽




VBV Buffer size:碼率控制緩衝區的大小,單位kbit,默認0
VBV Maximum Bitrate:平均碼率模式下,最大瞬時碼率,默認0
VBV Initial Buffer:碼率控制緩衝區數據保留的最大數據量與緩衝區大小之比,範圍0~1.0,默認0.9
Bitrate Variance: 平均碼率模式下,瞬時碼率可以偏離的倍數,範圍0.1~100.0,默認1.0
Quantizer Compression: 線性量化控制,0.0為固定碼率,1.0為固定量化值,默認0.6,只用於2-pass和質量模式
Temp. Blur of est. Frame complexity:根據相鄰幀平滑量化值比例的最大值,範圍0~99.9,默認20.0,只用於2-pass和質量模式
Temp. blur of Quant after CC: 對統計文件結果平滑量化值比例的最大值,範圍0~99.9,默認0.5,只用於2-pass
Chroma M.E.: 勾選進行色度的動態預測
M.E. Range: M.E. Algorithm為Hexagon/Exhaustive時的搜索半徑,最大64,默認16
Scene Change Sensitivity: 畫面動態變化限,當超出此值時插入I幀,默認40
M.E. Algorithm: 對全像素塊動態預測搜索的方式,默認"Hexagon",可選項:
                Diamond:菱形搜索,半徑1 (快)
                Hexagon:正六邊形搜索,半徑2
                Multi hex:可變半徑六邊形搜索
                Exhaustive:全面搜索
(建議設為Multi hex,Exhaustive實在太慢了,而且質量提高極不明顯。)
Subpixel Refinemen: 動態預測和分區方式,可選項1~7,默認5(與壓縮質量和時間關系密切,1是7速度的四倍以上) 1:用全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2:用半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3:用半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質量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4: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5:用質量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6:進行I、P幀像素塊的速率失真最優化(rdo)
              7:進行I、P幀運動矢量及塊內部的速率失真最優化(質量最好)
( 越大質量越好,不過編碼速度也會急劇下降。建議:只要機器撐得住,設為7)
Keyframe Interval: 最大IDR幀間距,默認250(一般來說壓制動畫時,可以增大)
Min. GOP Size: 最小IDR幀間距,默認25(一般來說壓制動畫時,可以減小)
Noise Reduction:噪聲去除,範圍0~100000,默認0
Advanced標簽




Minimum Quantizer: 設置最小量化值,範圍0~51,默認10
Maxmum Quantizer: 設置最大量化值,範圍0~51,默認51
Maxmum Quantizer Delta: 設置相鄰幀之間的量化值差,範圍0~50,默認4
Credits Quantizer: 演員表量化值
Factor between I and P frame Quants: I幀和P幀之間的量化系數,默認1.40
Factor between P and B frame Quants: P幀和B幀之間的量化系數,默認1.30
Chroma QP Offset: 色度和亮度之間的量化差,範圍-12~+12,默認0
Trellis: Trellis量化,對每個8x8的塊尋找合適的量化值,需要CABAC,默認0
      0:關閉
      1:只在最後編碼時使用
      2:一直使用
(提高質量,降低速度。建議開啟。)
Number of Refence Frames: 最大參考幀數,範圍0~16,默認1(對質量和壓縮比都有提高的參數,一般要設>1)
Mixd: 可以在一幀內使用不同參考幀(有效,但對速度影響較大。建議盡量開啟)
CABAC:內容自適應二進制算術編碼(CABAC,高效率的熵編碼)(關閉會提高速度,但嚴重影響質量)
No Dct Decimatio: 關閉P幀聯合編碼(可以增加細節,但也會增大體積)
No Fast P-Skip: 關閉快速P幀跳過檢測
Macroblock Options: 動態塊劃分方法,默認"p8x8,b8x8,i8x8,i4x4"。可選項:p8x8/b8x8/i8x8/i4x4;none/all(p4x4需要p8x8. i8x8需要Adaptive DCT)
(分析當然是越多越好。建議:只要機器撐得住,設為all。)
Number of B-Frames: 在IP幀之間可插入的B幀數量最大值,範圍0~16,默認0(可以大大提高壓縮比的參數,非用於二次壓制的片源一般要設>1)
Adaptive B-Frames: 自適應B幀判定(B-Frames設為1時可以不用,其他不推薦)
B-Pyramid: 允許B幀做參考幀(對速度影響很小,一般開啟)
RDO for B-Frames: B幀也進行速率失真最優化,需要Subpixel Refinemen在6以上(提高質量,降低速度。建議開啟。)
Weighted B-Prediction: 允許B幀加權預測(可以減少相鄰B幀質量低的影響)(對質量和壓縮比都有提高,且對速度影響極少。建議開啟。)
Bidirection M.E.: 可以平均B幀參考塊的運動矢量(對質量和壓縮比都有提高,且對速度影響極少。建議開啟。)
B-Frame mode: 動態預測方式,默認"spatial"。可選項:none/spatial/temporal/auto(建議用auto)
B-Frame bias: 控制插入B幀判定,範圍-100~+100,越高越容易插入B幀,默認0
Quantization matrix: 可以選用自定義距陣。附件裏提供幾個距陣LRM MRM HRM分別對應低中高碼率。
OK接下來退出Config頁面,按Enqueue按鈕。接著轉到Queue標簽




按start




開始壓制。結束後會生成一個MP4文件。
然後處理音頻。當然也可以使用Megui。不過處理音頻的工具很多,最簡單的用foobar2000,winamp都可以實現。
音頻處理完就可以用mkvtoolnix中的mmg封成MKV,當然用yamb+mp4box也可以封成Mp4
這樣視頻文件就完工了。
MediaCoder製作MP4-AVC教程(製作MKV,H264,HACFCD,參數)
此文轉自天行健 君子自強不息 部落格
MediaCoder界面的參數設置

在常規選項欄中的參數設置及含義如下:
輸出路徑:設置最後生成的MP4-AVC所在的目錄。
建議:設置到的分區有較大的剩餘空間
保持文件夾結構:減少文件碎片。
建議:勾選
工作文件夾:設置轉換時臨時文件所在的目錄。
建議:設置到與輸出路徑一樣的目錄下
剩餘的選項默認即可。
在常規選項欄中的參數設置及含義如下:
輸出路徑:設置最後生成的MP4-AVC所在的目錄。
建議:設置到的分區有較大的剩餘空間
保持文件夾結構:減少文件碎片。
建議:勾選
工作文件夾:設置轉換時臨時文件所在的目錄。
建議:設置到與輸出路徑一樣的目錄下
剩餘的選項默認即可。

在視頻選項欄中的參數設置及含義如下:
模式:設置轉換視頻時改採用的編碼方式。可選項:
1.Bitrate-based固定比特率;
2.Quality-based動態比特率,基於質量模式,文件大小不可控;
3.Two-Pass轉換兩遍
4.Three-Pass轉換三遍。
建議:選擇Quality-based
滑條:設置轉換時使用的比特率(Bitrate-based、Two-Pass、Three-Pass,範圍
0Kbps-20000Kbps)及原來視屏質量的百分比(Quality-based範圍1-100),數
值越大質量越好,文件越大。其中在Quality-based模式下數值調整到100(--crf
0)為無損壓縮,且文件大小不能預測。
建議:在Quality-based模式下設置為52
轉換視頻流:設置MediaCoder對視頻進行編碼時的參數。只有勾選了該項後,才
會啟用編碼器對原始視頻進行編碼。
建議:勾選
格式:設置轉換後臨時的視屏文件(未與音頻文件封裝之前)的格式。可選項:
XviD、H.264、MPEG1、MPEG2、MPEG4、Theora、Flash Video、Dirac Video、
Windows Media Video、RealMedia、H.263、H.263+、H.261、MS-MPEG4-V2、DV
Video、Motion JPEG、Lossless JPEG、Huffyuv、
Snow、AMV、Raw Video
建議:選擇H.264
(注意:格式的選擇會影響下面容器的選擇,不是所有的格式都能封裝到一個容
器中的!由於我們是轉MP4-AVC的所以格式選擇H.264!)
容器:最後進行封裝時使用的容器,如XXXX.AVI就是使用的AVI作為容器。可選項
:Default、AVI、MP4、Matroska、MPEG1、MPEG2、MPEG2-TS、Flash Video、ASF
、3GP、3GP2、MOV、MJPEG、RealMedia、DV Forma、OGG、NUT、PMP、Raw Stream
建議:選擇MP4
(注意:很多轉換任務一開始就報有關容器的錯誤,是因為混流軟件對轉換後的
音頻文件或視頻文件無法混流所致.具體MediaCoder的混流器能封裝什麼格式的視
頻文件和音頻文件,請參考其他有關資料!)
複製視屏流:當勾選參數時,MediaCoder不會對原始視頻進行轉換,而是直接無
損提取。
建議:不勾選
(注意:只有勾選轉換視頻流時,複製視頻流的設置才會有效!)
來源:設置MediaCoder對原視屏解碼時所使用的解碼方式。可選項:Bypass、
MPlayer、MEncoder、FFmpeg、WM Decoder、JM Decoder、AviSynth、File
Stream
建議:勾選自動選擇
(注意:只有不勾選自動選擇時才能選擇以上解碼方式,不正確的選擇會導致文
件轉換失敗!)
編碼器:設置MediaCoder對視屏編碼時所使用的編碼器。可選項:MEncoder、
FFmpeg、x264、JM Encoder、XviD、Theora Encoder、Dirac、WM Encoder、VFW
Encoder、AMV Encoder、Stream Dumper、Frame Dumper、x264 Remote
建議:選擇x264
(注意:只有不勾選自動選擇後才能選擇以上編碼器。不正確選擇會導致轉換失
敗.要轉換MP4-AVC則必須選擇x264以防轉換失敗!)
右邊選區點擊x264選項欄進行視頻質量的設置
規格:壓縮時使用規格模式。可選項:Auto、Baseline、Main、High
建議:選擇Main
(注意:需要在PSP上播放的MP4-AVC必須選擇Main,否則PSP無法播放!)
級別:--Level:表示編、解碼等級
(注意:無論是轉480x272的MP4-AVC,還是720x480的MP4-AVC建議選擇Level3.0
,防止PSP無法播放!)
參考幀數:--ref:最大參考幀數,範圍0-16。該參數對質量和壓縮比都有提高

建議:設置大於1
B幀數:--bframes:在I幀與P幀之間可插入B幀數量的最大值,範圍0-16。
建議:設置大於1
運動估算模式:--me:對全像素塊動態預測搜索的方式,可選項:
Diamond:菱形搜索,搜索半徑為1;
Hexagonal:正六邊形搜索,搜索半徑為2;
Uneven Multi-Hexagon:可變半徑六邊形搜索;
Exhaustive:全面搜索;
Hadamard Exhaustive:用Hadamard方式進行全面搜索,比Exhaustive更慢。
建議:選擇Uneven Multi-Hexagon
(注意:建議設為Uneven Multi-Hexagon;Exhaustive和Hadamard Exhaustive實
在太慢了,而且畫面質量提高極不明顯。除非你不怕浪費時間且追求高質量畫面
的骨灰級玩家並且很相信自己機器配置那麼就選Hadamard Exhaustive吧!)。
子像素質量優化:--subme:動態預測和分區方式,可選項1-9
1:用全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

2:用半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

3:用半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質量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

4: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5:用質量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6:進行I、P幀像素塊的速率失真最優化(rdo)
7:進行全部幀像素塊的速率失真最優化
8:進行I、P幀運動矢量及塊內部的速率失真最優化
9:進行全部幀運動矢量及塊內部的速率失真最優化
建議:選擇7
(注意:該選項選擇的數值越大畫面質量越好,而編碼的速度越慢!)
運動估算半徑:--merange:當運動估算模式選項中選擇Uneven Multi-Hexagon或
Exhaustive時的搜索半徑,最大64。
建議:設置為16
2.x264的參數設置
點擊高級進行有關x264編碼器的高級參數設置
(注意:當要更改參數時,選中該參數後在對話框左下角進行參數選擇更改,如
果是數值型的參數在填入參數數值後點擊對話框左下角的Apply進行保存,每改一
個數值型參數都要點擊Apply保存。非數值型參數則不用點擊任何按鈕即可保存。
右下角Revert為恢復默認值。沒有說明的只需保持默認即可!)
要想打開像MeGUI中的參數顯示窗口,只需要點擊:「選項——用戶界面模式——
專家模式」即可。
所有的參數設置如果沒有說明,保持默認值即可。
選擇型的參數在選擇時,如果發現選項少於教程中的選項數,那麼在下拉菜單中
滑動鼠標的滑輪即可。

Bitstream profile:壓縮時使用規格模式。可選項:Auto、Baseline、Main、
High建議:選擇Main
(注意:需要在PSP上播放的MP4-AVC必須選擇Main,否則PSP無法播放!)
Bitstream level:--Level:表示編、解碼等級
(注意:無論是轉480x272的MP4-AVC,還是720x480的MP4-AVC建議該參數選擇為
30,防止PSP無法播放!)
P frame Quantitizer:--qp:固定量化模式並設置使用的量化值。
Maximum interval between IDR-frames:--keyint:最大IDR幀間距。一般來說壓
制動畫時,可以增大該值。
默認值:250
Minimum interval between IDR-frames:--min-keyint:最小IDR幀間距。一般來
說壓制動畫時,可以減小該值。
默認值:25
Frames used as predictors in B and P frames:--ref:最大參考幀數,範圍0
-16。該參數對質量和壓縮比都有提高。
建議:大於1
(注意:數值越高速度越慢!)
Maximum B frames between I and P frames:--bframes:在I幀與P幀之間可插
入B幀數量的最大值,範圍0-16。
建議:大於1
(注意:數值越高速度越慢!)
Adaptive B-frame decision method:--b-adapt:自適應B幀判定模式。0:關閉
;1:快速;2:優化。下拉菜單中:0-Off為:關閉,1-Fast為:快速,2-
Optimal為:優化。默認值為:1-Fast。
建議:選擇2-Optimal
(注意:當該選項選擇為2時, Number of B-frames參數設置較高時,編碼速度
會下降!)。
B-frames used as for predicting:--b-pyramid:允許B幀做參考幀。
建議:選擇No
Alpha parameter of deblocking filter:設置環路濾波的AlphaC的參數,範圍
-6-6。
默認值:0
Beta parameter of deblocking filter:設置環路濾波的Beta的參數,範圍-6-
6。
默認值:0
(注意:Alpha parameter of deblocking filter和Beta parameter of
deblocking filter在X264中的參數為--deblock 0:0前一個0對應Alpha
parameter of deblocking filter的參數值,後一個0對應Beta parameter of
deblocking filter的參數值!)
Use CABAC:內容自適應二進制算術編碼,高效率的熵編碼。關閉該參數時會嚴重
降低畫面質量,但是能提高編碼速度。(當不勾選該項時該參數顯示為:--no-
cabac)。
默認值:選擇Yes
Minimum quantizer:--qpmin:設置最小量化值,範圍0-51。
默認值:10
Maximum quantizer:--qpmax:設置最大量化值,範圍0-51。
默認值:51
Quantizer step:--qpstep:設置相鄰幀之間的量化值差,範圍0-50。
默認值:4
Maximum local bitrate:--vbv-maxrate:平均碼率模式下,最大瞬時碼率 (與-B
設置相同)。
默認值:0
(注意:該參數的取值與在ABR編碼模式下的Bitrate(碼率)保持一致!)
Averaging period for maximum local bitrate:--vbv-bufsize:碼率控制緩衝
區的大小,單位kbit。
默認值:0
Initial buffer occupancy:--vbv-init:碼率控制緩衝區數據保留的最大數據量
與沖區大小之比,範圍0-1.0。
默認值:0.9
Quantizer compression percentage:--qcomp:線性量化控制,0.0為固定碼率,
1.0為固定量化值,只能用於二次壓縮和基於質量的壓縮模式。
默認值:60
Direct macroblocks prediction:--direct:動態預測方式。可選項:None、
Spatial、Temporal、Auto。
默認值:Temporal。
建議:選擇Auto
Use weighted prediction for B-frames:--weightb:允許B幀加權預測,可以減
少相鄰B幀質量低的影響,對質量和壓縮比都有提高,且對速度影響極少。
建議:選擇Yes
(注意:要使該參數生效需要讓Maximum B frames between I and P frames設置
大於1!)
Enable all macroblock type:動態塊劃分方法,在Level較低時允許使用包括
8x8、4x8、4x4劃分方法。
建議:選擇Yes
(注意:如果要使用這些劃分方法,需要Subpel refinement quality設置大於等
於5!)
Adaptive spatial transform size:允許動態劃分方法在4x4和8x8DCT之間自動
選擇,並且允許使用i8x8動態劃分方法。
建議:選擇Yes
(注意:如果選擇No那麼只是用4x4DCT動態預測!)
Fullpixel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me:對全像素塊動態預測搜索的方
式,可選項:
Diamond:菱形搜索,搜索半徑為1;
Hexagonal:正六邊形搜索,搜索半徑為2;
Uneven Multi-Hexagon:可變半徑六邊形搜索;
Exhaustive:全面搜索;
Hadamard Exhaustive:用Hadamard方式進行全面搜索,比Exhaustive更慢。
建議:選擇Uneven Multi-Hexagon
(注意:建議設為Uneven Multi-Hexagon;Exhaustive和Hadamard Exhaustive實
在太慢了,而且質量提高極不明顯。除非你不怕浪費時間且追求高質量畫面的骨
灰級玩家並且很相信自己機器配置,那麼就選Hadamard Exhaustive吧!)
Motion search radius:--merange:Fullpixel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選
擇為Uneven Multi-Hexagon或Exhaustive時的搜索半徑,最大64。
默認值:16
Ignore chroma in motion estimation:不進行色度的動態預測。
建議:選擇No
(注意:當選則Yes時該參數顯示為:--no-chroma-me!)
Subpel refinement quality:--subme:動態預測和分區方式,可選項1-9
1:用全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

2:用半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

3:用半像素塊進行動態搜索,對每個塊再用質量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

4:用快速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5:用質量模式進行四分之一像素塊精確搜索
6:進行I、P幀像素塊的速率失真最優化(rdo)
7:進行全部幀像素塊的速率失真最優化
8:進行I、P幀運動矢量及塊內部的速率失真最優化
9:進行全部幀運動矢量及塊內部的速率失真最優化
建議:設置為7
(注意:該選項選擇的數值越大畫面質量越好速度越慢!)
Psychovisual optimization strength for RDO:--psy-rd 0:0:在rdo中使用Psy
算法(一種心理視覺模型)。
默認值:1.0
建議:0
(注意:這個參數對應--psy-rd 0:0中前面的數值!當Subpel refinement
quality參數大於等於6時才能使用該這個參數。該參數會影響到Chroma Qp
Offset參數。當設置該數設置為1.0時Chroma Qp Offset會自動設置為-2;當該參
數設置為0時Chroma Qp Offset會自動設置為0!)
Psychovisual optimization strength for Trellis:--psy-rd 0:0:Psy-
Trellis量化,可提高細節,但會大幅提高碼率。
默認值:0.0。
(注意:該參數需要Subpel refinement quality參數大於等於6且Trellis參數大
於等於1才能使用。這個參數對應--psy-rd 0:0中後面的數值!)
Mixed reference frame:--mixed-refs:可以在一幀內使用不同參考幀。該參數
能提高畫面質量,但對速度影響較大。
默認值:不勾選
建議:勾選
Rate-distortion optimal quantization(trellis):--trellis:Trellis量化
,對每個8x8的塊尋找合適的量化值,需要勾選CABAC才能使用該參數。可選項:
Disabled:關閉(0);
Enabled only for the final encode:只在最後編碼時使用(1);
Enabled during all mode decision:一直使用(2)。
默認值:0
建議:開啟該參數
(注意:該參數能提畫面高質量,配置較低的電腦且對畫面質量沒有要求的用戶可
以選擇Enabled only for the final encode,配置較高的電腦且對畫面質量有要
求的用戶可以選擇Enabled during all mode decision;畫面質量:Enabled
only for the final encode比Enabled during all mode decision差!編碼速度
:Enabled only for the final encode比Enabled during all mode decision快
!)
How AQ distribures bits:--aq-mode:自適應量化模式,可以在1幀中不同宏塊
間重新分配量化值,能提高暗部細節,但會提高碼率。不能在固定量化模式
(Const.Quantizer模式)中使用。0:關閉;1:開啟。可選項:
Disabled:關閉(0);
Variance:AQ開啟(1)。
默認值:Variance AQ(1)
Reduce blocking and blurring in flat and texture areas:--aq-
strength:AQ強度,減小低細節宏塊的量化值。可選項:Weak、Normal、Strong。
默認值:Normal
Intra luma quantization deadzone:--deadzone-intra:設置intra模式下,亮
度死區量化值,範圍0-32。
默認值:11
Inter luma quantization deadzone:--deadzone-inter:設置inter模式下,亮
度死區量化值,範圍0-32;
默認值:21
Performs early skip detection in P-frames:關閉P幀快速跳過的檢測。
默認值:Yes
建議:勾選No
(注意:勾選No後視屏參數中顯示為:--no-fast-pskip!)
Eliminate DCT blocks with small coefficient:關閉P幀聯合編碼。關閉該項
後可以增加細節,但也會增大體積。
默認值:Yes
建議:勾選No
(注意:勾選No後視屏參數中顯示為:--no-dct-decimate!)
Noise reduction:--nr:噪聲去除,範圍0-100000。
默認值:0
Interlaced video content:--interlaced:啟用純交錯模式。用於隔行掃瞄的源

默認值:No
Global header:在基於碼率的編碼模式下 SPS和PPS只會在開頭出現一次。許多
播放器(如索尼的PSP)需要使用這一功能.默認會讓PPS在每個階段重複檢測。
默認值:No
Use access unit delimiters:--aud:使用數據定義符號。
默認值:No
Enable picture timing data:允許畫面啟用定時數據。
默認值:No
Set SPS and PPS id number:--sps-id:設置SPS和PPS的ID值。
默認值:0
JM-compatible custom quant matrices file:--cqmfile:讀取JM格式的外部量
化矩陣文件。
默認值:空
(注意:如果設置了該選項x264會自動忽略其他--cqm選項)
Threads:--threads:編碼線程,使用多線程技術。多核CPU可以選擇自己的CPU核
數加快編碼速度。
默認值:0(自動)
Non-deterministic:--non-deterministic:非確定性。可以稍微減少多線程的開
銷。
默認值:Yes
Crop overscan setting:--overscan:過掃瞄線。可選項:
Undefined:不設置
Show:觀看
Crop:去除
默認值:Undefined(不設置)
Video format:--videoformat:視頻格式,有點像播放制式。
可選項:Component、Pal、Ntsc、Secam、Mac、Undefined.
默認值:Undefined
Full range samples setting:--fullrange:指定顏色全範圍樣本設置。
默認值:No
Color Primaries:--colorprim:原始色度格式。
默認值:空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transfer:轉換方式。
默認值:空
Color matrix setting:--colormatrix:色度矩陣設置.
默認值:空
Chroma sample location:--chromaloc:色度樣本指定,範圍0-5。
默認值:0
(注意:以上畫有波浪線的參數關係到MP4播放器能否正常播放,強烈列建議如果
使用是MP4播放器不要設置以上畫波浪線的參數,默認即可!)
Turbo Mode:在多次編碼時通過降低Subpel refinement quality參數和Frames
used as predictors in B and P frames參數從而加速第一次編碼的速度。
可選項:
Disabled:禁止使用加速功能。
Reduce subq:保持Subpel refinement quality參數為用戶設置參數不變,降低
Frames used as predictors in B and P frames參數為1。
Reduce subq and frameref to 1:將Subpel refinement quality參數和Frames
used as predictors in B and P frames參數都降低為1.
默認值:Reduce subq and frameref to 1
(注意:碼速度Reduce subq and frameref to 1的編碼速度大於Reduce subq大
於Disabled;編碼質量Disabled優於Reduce subq優於Reduce subq and frameref
to 1!)

在容器選項欄中的參數設置及含義如下:
由於我們轉換的是MP4-AVC所以在容器中選擇MP4即可。
在混流器中點擊啟用選擇MP4Box即可

在音頻選項欄中的參數設置及含義如下:
轉換音頻流:對原始音頻進行編碼。只有勾選該項後,才會啟用編碼器對原始音
頻進行編碼。
建議:勾選
(注意:當轉換音頻流不勾選時,MediaCoder所轉換的MP4-AVC是沒有聲音的!)
來源:設置MediaCoder對原視頻的音頻解碼時所使用的解碼方式。可選項:
Default、MPlayer、Mencoder、FFmpeg、Winamp Input Plugins、AviSynth、
Lame MP3 Decoder、FLAC Decoder、WavPack Decoder、APE Decoder、Waveform
File、Waveform Composer、CD Audio
建議:勾選自動選擇
(注意:只有不勾選自動選擇時才能選擇以上解碼方式,不正確的選擇會導致文
件轉換失敗!)
編碼器:設置MediaCoder對視頻的音頻編碼時所使用的編碼器。可選項:Lame
MP3、Vorbis、Nero Encoder、FAAC、CT AAC+、3GPP AAC+、Windows Media
Audio、Helix MP3、Fraunhofer IIS MP3、MusePack、Speex、AMR、Ffmpeg、
MEncoder、WavPack、FLAC、APE、TTA、ALS、OptimFROG、lossyWAV、Waveform、
Stream Dumper、Generic CLI
建議:選擇Nero Encoder
(注意:Fraunhofer IIS MP3和 AMR是沒有安裝的,用戶如有需要,點擊彈出的
對話框中的確定後在自動彈出的網頁中下載安裝編碼器。其他編碼器中有少部分
不能進行參數調整。要轉換MP4-AVC建議選擇Nero Encoder以防轉換失敗!)
複製音頻流:當勾選參數時,MediaCoder不會對原始音頻進行轉換,而是直接無
損提取。
建議:不勾選
(注意:只有勾選轉換音頻流時,複製音頻流的設置才會有效!)
右邊選區點擊Nero Encoder選項欄進行音頻質量的設置
規格:設置編碼時改採用的編碼規範。可選項:Auto、LC-AAC、HE-AAC、HE-AAC
V2
建議:選擇Auto
碼率模式:設置MediaCoder對音屏編碼時採用的編碼方式。可選項:
1.Target Quality動態編碼率(VBR);
2.Target Bitrate平均編碼率(ABR);
3.CBR固定編碼率(CBR);
建議:選擇Target Quality
碼率/質量:設置音頻編碼器的的編碼質量。當編碼模式選擇Target Bitrate或
CBR時,範圍8-320,數值越大音質越好,編碼後的文件越大;當編碼模式選擇
Target Quality時,範圍0-100,數值越大音質越好。
建議:編碼模式選擇Target Quality時調整到60
(注意:選用Target Quality轉換的音頻文件的大小不可預測!)
Hint Track:增加音頻索引。
建議:不勾選
音軌ID:當視頻文件有多個音軌時(不是多個聲道),可以選取不同的音軌。
建議:默認
外部文件:當轉換時需要採用別的音頻文件配音時,可以在添加需要轉換的視頻
文件後,勾選該項並進行其他音頻文件的選擇。
建議:一般情況下不勾選
(注意:只有添加視頻文件後才能啟用該選項的設置!)
雙音軌模式:當原視頻文件包含兩條音軌時,可將這兩條音軌同時轉換並封裝。
建議:不勾選

分辨率:勾選該項後可以調整MP4-AVC的分辨率,由於PSP的最佳分辨率為480x272
所以我們就設置為480x272即可。如果要轉720x480的MP4-AVC請參照下面畫面裁剪
中加黑邊的教程,或參照AVS腳本編寫教程來加黑邊,兩者任選其一。
畫面裁剪:默認:Disabled
加黑邊:點擊文件菜單中的設置出現如下界面:

雙擊Video Filters出現子選項後,先雙擊Scaling將Enable選項設置為true(左
下角選擇Yes)然後在Width(寬)和Height(高)中輸入調整後的分辨率;
然後雙擊Expanding將Enable選項設置為true(左下角選擇Yes)然後在Width(寬
)和Height(高)中輸入加黑邊後的最終分辨率;
不使用黑邊功能時將Expanding的Enable選項設置為false(左下角選擇No)即可

圖中設置的實際含義:將畫面調整為704x480再在左右兩邊各加8像素黑邊
((720-704)÷2),變為720x480輸出。
去除黑邊:點擊裁剪器在彈出的窗口中的模式中選擇Auto Detect即可自動除去黑
邊。點擊完成即可。
(注意:如果在使用AVS時,已經在腳本寫入裁剪信息,那麼以上裁剪設置忽略!

幀率:調整MP4-AVC的幀率,不勾選則會採用原視頻的幀率。
建議:不勾選
(注意:如果非要更改幀率,選擇的幀率應該小於或等於原始文件的幀率,如果發
現改變幀率後MP4-AVC的聲音與畫面不同步,那麼就不要勾選該項!)
寬高比:設置轉換後的視頻文件的寬高比。
建議:不勾選
畫面旋轉:設置MP4-AVC播放時的畫面方向。
默認值:不勾選
效果:可以實時顯示正在編碼的畫面。
默認值:勾選
(注意:轉換過程中效果畫面不流暢、沒有聲音是正常現象。如果效果畫面為一片
漆黑,說明視頻轉換出錯,請檢查設置的參數是否正確!)

在聲音選項欄中的參數設置及含義如下:
聲道:設置轉換後音頻的聲道數。可選項:Original、Mono(Left)、Mono
(Right)、Stereo、4Channels、4.1Channels、5.1Channels
建議:選擇Stereo
(注意:選擇多聲道會導致轉換失敗,因為音頻選項中的來源如果選擇自動,那
麼會優先使用Mencoder,Mencoder不支持多聲道輸出,且PSP不支持多聲道MP4-
AVC的播放!如果需要保留多聲道,請在音頻選項中的來源手動選擇其他解碼器,
如MPlayer等!)
聲道映射:勾選後可以將左聲道映射到右聲道,這樣就可以將單聲道轉為立體聲

建議: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設置
(例如:影片在播放時同時有國語和其他語言時,可以將國語聲道映射到非國語
聲道,這樣轉換後的MP4-AVC的聲道依然會是立體聲且為國語發聲.)
輸出聲道數:設置映射後音頻的聲道數。
建議:如開啟聲道映射功能後選擇2
音量:調整轉換後聲音過大或過小的問題。範圍-200dB-60dB。該參數根據自己
的實際情況及需要自行調整,聲音過大就調整到0dB以下,相反,聲音過小就調整
到0dB以上。0dB是不進行任何調整。
音量自平衡:當無法把握音量參數時使用的選項。可選項:
Disabled:不使用;
Mode1:自動增大音量;
Mode2:自動減少音量;
建議:選擇Disabled
視頻轉換
將視頻文件或AVS文件拖入MediaCoder中後點擊開始轉換,再次點擊該鍵可以停止
轉換;點擊可以暫停轉換,再次點擊該鍵可以繼續轉換。
點擊選項菜單中的在所有任務完成後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關機、休眠、待機、
重啟、註銷
建議: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
⇩ 分 享 本 文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回覆須知】
✔ 請注意網路禮儀,禁止口出惡言、廣告張貼。
✔ 可用語法請參考這篇
✔ 與本文無關的留言請利用右側的「留言板」,反之請盡量留言在相關主題。
✔ OpenID留言,填入自己的網站、部落格網址即可。
✔ 圖片消失、檔案連結錯誤 / 更新,歡迎留言告知。
✔ 其他問題、想法,也歡迎留言說說....☺。